一、靜配中心建設發展史
隨著現代醫藥科技的發展,液體藥物靜脈輸注的治療模式已由開放式半開放式向著全密閉式的輸液方式轉換。在世界制藥行業,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的實施,使藥品在生產的全過程中,以質量為核心,進行全生產過程的動態管理控制,以保證生產出優質的藥品。在藥品流通環節,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SP)的實施,使藥品在采購、儲存、配送的過程中,藥品質量也能得以保證。
目前,醫院的臨床用藥:藥物的溶解、配置均在非潔凈的環境中進行,而輸液則在半開放的狀態下進行,由此所造成的藥物污染、配伍不合理、藥物不良反應、交叉感染、交叉耐藥,以及操作人員長期吸入或接觸化療藥品、抗生素等藥物而導致身體損害等問題則無可避免。長此以往,不僅會降低藥物的臨床療效,甚至引發嚴重的事故,同時還會損害醫務人員的身體健康。這種先潔凈后污染的情況使得優質藥品在臨床用藥過程中不能保證質量和發揮應有的療效。
為解決上述問題,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IVAS應運而生。
1969年,世界上一所PIVAS建立于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醫院。隨后,美國及歐洲各國的醫院紛紛建立起自己的PIVAS。時至今天已發展成為醫院藥師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早在1999年,在美國93%的盈利性醫院建有PIVAS,100%的非盈利性醫院建立有PIVAS,西方發達國家的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教學醫院均建有PIVAS。
二、靜配中心建設的作用
PIVAS除了將護士配液改為藥師配液外,最重要的改變在于增加了藥師審方的步驟,它使藥師從后臺走到前臺,這一改變,對于我國藥師工作領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醫院靜脈輸液配制中心完全改變了傳統的用藥方式,醫生開好處方單后由電腦輸入到配制中心,先由藥師核對檢查其用藥的合理性,然后再嚴格按照無菌配置技術配置藥物,提供給病人正確的輸液、正確的濃度、正確的給藥持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