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柜該如何進行氣密性檢測?
發布時間:2021-12-04 點擊次數:107次
生物安全柜(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s,BSCs)是為操作原代培養物、菌毒株以及診斷性標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實驗材料時,用來保護操作者本人、實驗室環境以及實驗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感染性氣溶膠和濺出物而設計的。當操作液體或半流體,例如搖動、傾注、攪拌,或將液體滴加到固體表面上或另一種液體中時,均有可能產生氣溶膠。
在對瓊脂板劃線接種、用吸管接種細胞培養瓶、采用多道加樣器將感染性試劑的混懸液轉移到微量培養板中、對感染性物質進行勻漿及渦旋振蕩、對感染性液體進行離心以及進行動物操作時,這些實驗室操作都可能產生感染性氣溶膠。由于肉眼無法看到直徑小于5um的氣溶膠以及直徑為5~100um的微小液滴,因此實驗室工作人員通常意識不到有這樣大小的顆粒在生成,并可能吸入或交叉污染工作臺面的其他材料。已經表明,正確使用生物安全柜可以有效減少由于氣溶膠暴露所造成的實驗室感染以及培養物交叉污染。生物安全柜同時也能保護環境。
生物安全柜氣密性檢測的常見方法有氣泡檢測法、氣壓式泄漏檢測法、流量檢測法、氦質譜泄漏檢測法、鹵素泄漏檢測法、化學示蹤物檢測法和聲波檢測法等。其中,氣泡檢測法、氦質譜泄漏檢測法、鹵素泄漏檢測法和氣壓式泄漏檢測法也被用于生物安全柜柜體的防泄漏檢測。肥皂泡法屬于氣泡檢測法的一種,是生物安全柜氣體泄漏檢測中比較傳統的一種方法。它是在安全柜外表面各處涂上肥皂液,并將柜內氣壓充到規定值以觀察氣泡變化,當安全柜存在較大的泄漏時,可以通過氣泡聲音、大小或微弱的氣流變化觀察出泄漏情況。
氣壓式泄漏檢測法是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氣密性檢測方法。它的原理是直接檢測泄漏所引起的壓力變化,或通過一定時間內被測對象的壓力變化量來實現,可分為直接壓力測量法和差壓測量法。直接壓力測量法是將氣壓傳感器與被測工件直接相連,通過測試被測件內壓力參數的變化來判斷工件是否泄漏;缺點是沒有參照物,多數情況下依賴生產過程獲得的經驗值,而且檢測結果受溫度影響較大,適用于恒溫條件下的氣壓測量。差壓測量法與直接壓力測量法的不同之處在于差壓測量法引入了一個標準參考工件,用差壓傳感器采集被測件與標準件之間的差值,得出泄漏氣體的量。